close

明朝時期有一位叫做楊黼(ㄈㄨˇ)的年輕人,對於鑽研佛法非常有興趣。某一天,楊黼聽說四川有位名叫無際大師的人修行佛法很久、功夫高深,門下收了許多徒弟,是位很了不起的修行人。楊黼為了探求更高深的佛法,決定離開父母親的身邊,出發前往四川尋找無際大師學習佛法。

 

楊黼從中國東邊的安徽省往西邊的四川出發,在路途上遇到一位老和尚。兩人在旅途中一起談論佛法,相談甚歡。老和尚看楊黼年紀輕輕的就對佛法有深入的研究,看起來也不像當地人,於是好奇的詢問楊黼「您一個人在外旅行實在是不容易,請問您要去哪裡呢 ?楊黼回答道,「不瞞大師 (對和尚的尊稱),聽說四川的無際大師道行(僧道修行的功夫)很深,對佛法了解得非常透徹,我正想前往去拜訪他呢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他在那裡呢?」

 

老和尚聽完便笑著說「先生,您與其千里迢迢地去尋訪無際大師,還不如直接去尋找活佛還比較有意義呢!

 

一起來思考親愛的孩子,什麼是活佛呢?

簡單的來說,活佛就是活在世間上的佛。像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或是耶穌基督等等,與我們活在不同時期的仙佛來說,我們無法親眼看見祂們,通常去寺廟或是教堂才能看得到祂們的雕像、默默地向祂們禱告、說話。因此,如果能親眼見到活在這世界上的佛可以說是相當難得的機會

 

一起來思考親愛的孩子,具有什麼特質的人才會被人們稱為「佛」呢?

「佛」具有很多令人不可思議的能力,像是知道前世今生、因果等,擁有我們人無法理解的超能力。但最廣為人知的特質是,慈愛的心去對待、幫助每一個人,希望人們都能夠解除煩惱、得到快樂,這就是佛對眾生的愛

 

楊黼聽到老和尚說世界上竟然還有活佛的存在,相當訝異。馬上問道,「天下真的有活佛在世間嗎?若您真的知道,請您告訴我該去哪裡尋找這位活佛吧!」老和尚回答,「當你回家的時候,若看見有個老人披著小毯子、倒穿著鞋子迎接你,那位就是活佛了。記住,對待活佛切記不可以魯莽、沒有禮貌。

 

一起來思考親愛的孩子,一個「披著毯子」、「倒穿著鞋」的老人是什麼模樣呢 ?為什麼老和尚說這樣姿態跟樣貌都很奇怪的老人是活佛,而且要畢恭畢敬呢?

 

楊黼是個老實人,雖然覺得奇怪,但一路上與老和尚交流佛法,總覺得老和尚講話中肯,不可能隨便欺騙別人。於是相信老和尚說的話,打消前往四川找無際大師的念頭,掉頭回老家尋找活佛的蹤跡。楊黼一路上趕著回家,等到了家時已經三更半夜了。當他打開家門果然如同老和尚所說,看到了一個「披著毯子」、「倒穿著鞋」的老人。

 

一起來思考親愛的孩子,楊黼回到家真的看見了活佛!猜猜看,這個活佛是誰呢?

 

楊黼看到這位活佛相當的驚訝,沒想到老和尚口中的活佛竟然就是自己的老母親楊黼的母親知道兒子離家去遙遠的四川尋找無際大師,擔心兒子的安危,每天在門口等待兒子平安回家。沒想到這天半夜,在睡夢中突然聽到楊黼的敲門聲,母親聽到兒子平安歸來感到相當高興,還來不及穿上正式的衣服便急忙拿起毯子披在身上,還因為趕著打開門迎接兒子回家還不小心把鞋子給穿反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家裡都有活佛,就是養育我們的父母,還有陪伴我們的爺爺奶奶

 

每位父母愛護子女的方式都不一樣,若是父母對孩子沒有愛,怎麼會花那麼多時間、精神、金錢、體力在孩子身上,讓我們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可以衣食無憂的去學校上課、去補習班學習才藝。我們只是去上學、讀個書就覺得好辛苦,父母還得去工作、回到家還要做好多家事,煩惱生活裡的大小事。因此,不管父母親的愛表現得如何,相信對孩子的關懷都是千真萬確的。

 

一起來思考親愛的孩子,父母親為我們無怨無悔的付出許多時間、體力和心力。雖然我們年紀還小,可以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父母這對活佛呢?

 

孝順父母以及爺爺奶奶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例如,友愛兄弟姊妹讓父母安心、幫忙做家事減輕父母的家務、認真念書不讓父母擔心等等。或是發揮愛心和同理心去幫助遇到困難的人,讓父母與有榮焉也是很好方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庸-讀經班學習 的頭像
    慈庸-讀經班學習

    讀經班學習-慈庸部落格

    慈庸-讀經班學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