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漢末年時有個孝順的孩子,名字叫做陸績陸績的母親很喜歡吃橘子,但是他們住的地方因為土壤、氣候不適合種橘子,橘子得從其他地方運過來賣,價格很貴。因此對他們來說橘子是有錢人家才買的起的昂貴的水果,非常稀有。

 

陸績6歲的時候跟父親一起去拜訪袁術,沒想到父親的朋友很有錢,家裡竟然拿了好多好多的橘子來招待陸績陸績看到有好多母親愛吃的橘子很開心,也想拿一些橘子給母親吃

 

古時代的人穿的衣服都是長袖,袖子很寬裡面有口袋可以放東西,他們就會把東西放在袖子裡。陸績當時不懂規矩也沒有想得太多,心裡只想到媽媽愛吃橘子就順手拿了3顆橘子放在袖子裡。當陸績要離開袁術家向大家道別時,竟然從袖口滑落3顆橘子掉在地上。

013.jpg

一起來思考親愛的孩子,陸績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順手把橘子放進袖子裡面帶回家是正確的行為嗎?

 

到別人家玩的時候,如果想拿對方家裡的東西,都要先得到對方家裡人的同意才可以(才不容易造成別人的誤會)。如果陸績在拿橘子時有先向父親的朋友說:「請問我可以帶一些回家吃嗎?」讓對方家裡的人知道,獲得同意再拿就不會讓別人覺得我們很沒有禮貌,甚至被誤會是小偷喔!

 

袁術看到陸績在袖子裡藏的橘子掉出來,知道陸績是出自於孝順母親的心情而拿走橘子也就原諒了他的行為。

 

一起來思考親愛的孩子,當我們在外面吃到很好吃的東西的時候,我們第一個會想到要跟誰分享呢?是想到…好朋友?還是想自己再多吃一點?還是想到跟父母親分享呢?

 

故事的主角陸績,就有做到看到好吃的東西時,第一個想到要跟父母親分享,並且記得父母親的喜好,愛吃什麼東西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在家裡面父母親時常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們吃,或跟我們分享,但在吃飯時父母親卻常常吃我們吃剩的東西、吃不完的東西

 

希望各位小朋友當父母親在我們的碗中夾好吃的飯菜的時候,不僅要懷著感恩的心把飯菜給吃完,也學習把愛回饋給父母親,也為父母親夾好吃的菜在他們的碗裡給他們吃,互相為對方夾菜、互相關心家人是否吃飽了,營造溫暖、開心的用餐氣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庸-讀經班學習 的頭像
    慈庸-讀經班學習

    讀經班學習-慈庸部落格

    慈庸-讀經班學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