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可曾聽過一句話,「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都有同樣的心,那就是愛護子女的心。你可曾在內心浮現這樣的疑問…可是爸爸會打我、媽媽也會罵我,我一點也不開心。而且我一定要乖乖聽話,才是孝順父母親的好孩子嗎?

 

「父母心」究竟是什麼呢?「孝順」又是什麼?現在就來動動腦筋,先來思考看看「我」到底是怎麼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吧!

 

我的父母親在廣大的地球上相遇之後,能夠彼此相愛的機率是多少呢?在一部電影裡,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人一輩子大概會遇到2千9百多萬人,但是遇到相愛的人的機率只有百萬分之49而已。」人的緣分很奇妙,在機率這麼低的情況下,我的父母親成功的步入了禮堂。

 

結婚後過了幾年,我的母親懷孕了。母親的身體因為孕育了新的生命,肚皮慢慢的越鼓越大…挺著8公斤重的肚子走路總是快不起來,連彎腰撿個東西也要考驗平衡感,做任何動作都小心翼翼的,深怕肚子裡的小寶寶受傷了。你可能不知道,懷孕會讓媽媽的身體不舒服,偶爾還會有嘔吐現象,雖然辛苦但是母親的臉上卻藏不住喜悅,總是帶著雀躍的心情期待與小寶寶見面的時刻到來。

 

老一輩的人曾經這麼說懷孕生孩子就是一隻腳踏進棺材裡」,從這句話裡就可以知道母親懷孕、生下孩子身體所承受的風險之大。聽說生產時的那種痛楚如同身體被撕裂一般,就像是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好似經歷了一場生與死的深刻感受。

 

母親生產的時刻終於來臨,待在醫院的產房內就知道母親生產時的痛苦…直到「我」終於誕生到這個世界,母親才終於鬆了一口氣,凝視著小寶寶露出喜悅的表情…這一切都因母愛而偉大

 

在「我」這個小寶寶出生之後,父母親的生活漸漸產生了變化。父母親把所有的時間、金錢與精力投注在「我」的身上…為了買「我」的尿布、食物、衣服、玩具還有籌措教育費用,變得精打細算。撫養孩子的經濟負擔之大,因此大多數的父親一肩扛起了賺錢、養家餬口的責任,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無法時常待在身邊陪伴兒女。這時,母親則一肩擔起了教養的責任,利用閒暇的時間陪伴孩子玩耍、說故事還有寫功課。父母親在工作與家庭之間不斷的來回,忙得蠟燭兩頭燒。偶爾會因為疲憊,講話變得不耐煩、沒有耐性,但是對孩子的愛一直以來都一樣

 

你可能對自己的父母親不是很滿意,但是你知道嗎?沒有人身為人,就懂得如何做「成功的父母親」。就如同你,不是身為孩子,就懂得成為「成功的兒女」。

 

漢朝丁蘭是名列『二十四孝』之一,歷史上有名的孝子。可是,年輕時的丁蘭卻也是個有名的不孝子。

 

丁蘭還小的時候,只要父母親做任何事情不順他的心意就會使盡的哭鬧、發脾氣,直到達成目的為止。去上學也不好好學習讀書,時常翹課去別的地方玩樂,讓父母親非常擔憂。回到家吃飯,如果覺得父母親準備的飯菜不好吃,還會拒絕吃飯,甚至摔碗筷,浪費了不少食物。

 

就在丁蘭長大,直到父母親過世之後才開始後悔,自己沒有在父母親還健在的時後好好孝順他們,最後將木頭雕刻成父母親的樣貌來侍奉,為時已晚。

 

想一想,丁蘭還小的時候因為不懂道理,在不知不覺當中做了許多讓父母親傷心難過的事情。等到父母親不在身邊,才知道後悔、想要挽回錯誤已經來不及了! 與其在父母親過世之後盛大的祭拜、祀奉,不如趁現在珍惜與父母親相處在一起的日子、把握時光,那不是更好嗎?

 

可是,該怎麼做呢?「孝順」又是什麼呢?難道乖乖聽父母親的話,才是孝順嗎?很多人聽到「孝順」這個詞就覺得很困難、很難做到。孝順雖然有很多種層面可以討論,但是孝順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難。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就可以展現對父母親的愛與關懷。

 

早晚向父母親道「早安」與「晚安」、出門前記得報備、到家後報平安。

記得父母親對我的好,平時就要懂得說「謝謝」,犯錯也要說「對不起」。

記得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與生日,特別向父母親表達感謝之意。

記得父母親的喜好,喜歡吃的食物、顏色、興趣、收集的物品等。

觀察父母親的需要,天氣冷的時候,提醒父母親多穿些保暖的衣物,關心身體的狀況。生病的時候,多幫忙做些家事,讓父母親可以放心的休息,使感冒快點痊癒。

在學校認真學習、上課遵守規矩,充實自我涵養品格,讓父母親感到欣慰。

珍惜生命,學習照顧自己的身體,培養健康良好的習慣。

學習保護自己,遠離危險,分辨善惡對錯,遠離不良的朋友,不讓父母親擔心我的安危。

不做危害別人的壞事,讓父母親為此遭受別人的閒言閒語而感到難過。

 

以上,你做到幾項了呢?其實「孝順」沒有那麼難。想一想,「天下父母心」我的父母親有一顆愛護我的心,而我是否也能夠報答父母親的這份心呢?從關心父母親開始做起,你會發現這個家因為你的些許改變而變得更加美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慈庸-讀經班學習 的頭像
    慈庸-讀經班學習

    讀經班學習-慈庸部落格

    慈庸-讀經班學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